隔音毡挤出机的生产流程是将高分子基材(如橡胶、EVA、PVC等)与功能性填料(吸声、阻燃、增韧材料)混合后,通过挤出工艺成型为具有隔音、吸声功能的片状毡材的过程。其核心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、压力、速度等参数,确保材料均匀混合、熔融塑化,并终形成结构致密、性能稳定的隔音毡。以下是具体生产流程及关键环节说明: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隔音毡的原料通常为复合体系,需根据目标性能(如隔音量、耐候性、柔软度)配方设计,常见组分包括:
-
基材:橡胶(丁基橡胶、三元乙丙橡胶)、热塑性弹性体(EVA、PE)、PVC等;
-
填料:碳酸钙、滑石粉(提高密度,增强隔音)、多孔材料(玻璃棉、聚氨酯泡沫颗粒,吸收中高频噪音);
-
功能助剂:阻燃剂(溴系、磷系,提升防火性)、增塑剂(DOP、DBP,改善柔韧性)、抗氧化剂(防止老化)、偶联剂(改善填料与基材界面结合)。
预处理步骤:
-
干燥:若使用吸湿性原料(如PVC、EVA),需在80~100℃下干燥2~4小时,避免水分导致挤出时产生气泡或银纹。隔音毡挤出机设备_隔音毡挤出机设备
-
初混:将固体原料(填料、助剂)按比例投入高速混合机(转速800~1500rpm),混合5~10分钟,确保分散均匀;液体助剂(增塑剂、阻燃剂)需分批次加入,避免结团。
2. 加料与熔融过程
-
喂料:预混料通过强制喂料机(螺旋或振动喂料)连续送入挤出机料筒,避免“架桥”断料;
-
加热与混炼:料筒分3~5个加热区,温度由低到高梯度升温(橡胶基:120~180℃,塑料基:160~220℃),螺杆旋转(转速20~80rpm)通过剪切和摩擦生热,使原料完全熔融、分散,形成粘稠熔体;
-
排气:若原料含水分或挥发分(如PVC),需在料筒中段设置真空排气口(真空度-0.08~-0.09MPa),抽除气泡,避免产品内部缺陷。
成型与模头设计
熔体经模头挤出后形成片材雏形,模头设计直接影响毡材的厚度均匀性、表面质量及内部结构(如多孔吸声层的分布)。
1. 模头类型选择
-
平板模头:用于生产常规片状隔音毡(厚度0.5~5mm),流道对称设计(衣架式或鱼尾式),确保熔体流速均匀;隔音毡挤出机设备_隔音毡挤出机设备
-
多孔模头:若需生产带微孔结构的吸声毡(如EVA+发泡剂),模头需分布微小出料孔(直径0.1~0.5mm),通过发泡剂分解产生气泡;
-
多层共挤模头:用于复合隔音毡(如“EVA+丁基橡胶”结构),通过分流梭将不同熔体分层,界面结合后形成一体化结构(提升综合隔音性能)。
2. 关键参数控制
-
模头间隙:根据目标厚度调整(如生产2mm毡材,间隙设为2.2~2.5mm,补偿冷却收缩);
-
模唇温度:略高于料筒温度(橡胶基:180~200℃,塑料基:200~230℃),确保熔体流动性,避免表面冷凝。

冷却定型
熔体从模头挤出后需快速冷却固化,防止收缩变形,并固定内部结构(如发泡孔、填料分散状态)。
1. 冷却方式
-
三辊压光冷却:常用方式,熔体经上、中、下三辊(镜面辊+软胶辊组合)碾压冷却:
-
上辊(镜面钢辊):表面光滑,赋予毡材平整表面;
-
中辊(软胶辊,如硅橡胶):施加压力(0.5~2MPa),消除内应力,控制厚度;
-
下辊(冷却水循环辊):通过循环水(10~25℃)快速带走热量,冷却速率需匹配材料(橡胶基冷却较慢,塑料基可更快)。
-
-
水浴冷却:针对厚毡材(>5mm)或橡胶基材料,挤出后浸入冷水槽(水温10~30℃),通过热传导快速固化,避免表面过热。
2. 冷却效果控制
-
冷却辊表面温度均匀性(误差<±2℃),避免局部收缩;
-
冷却时间(橡胶基约5~10分钟,塑料基约2~5分钟),确保中心层完全固化。
总结
隔音毡挤出机生产流程涵盖“原料预处理→熔融塑化→模头成型→冷却定型→牵引收卷”四大核心环节,每个步骤均需精确控制参数(温度、速度、压力),以确保产品具备优异的隔音性能(如隔音量≥30dB)、物理强度(拉伸率≥200%)及耐候性(-40~80℃环境下不脆裂)。实际生产中需根据材料类型(橡胶基/塑料基)和产品规格(厚度、宽度)调整工艺,同时兼顾环保(如VOC排放控制)与效率(产能≥100kg/h)。
建筑隔音卷材 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2010
楼层隔音卷材 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1998
隔音片材挤出机 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2000
地面隔音材料 http://www.bsjdl.com/sell/show.php?itemid=32001